招聘岗位
Recruitment
招聘岗位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招聘岗位 > 正文
招聘岗位:“青年英才计划”培育对象(第二轮)

基本要求

  • 招聘部门:学生处
  • 招聘对象:不限制
  • 招聘人数:0人
  • 岗位待遇:遵照学校有关规定
  • 招聘类型:思政岗招聘
  • 工作地点:上海- 同济大学
  • 聘用方式:编制类人员
  •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08日

招聘条件、岗位职责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促进学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加强党政管理干部队伍源头建设,推动辅导员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结构调整优化,经学校审批,现开展“青年英才计划”培育对象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养目标
根据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为理念,在本校遴选一批愿意从事管理工作的学生,留校从事思政工作及党政管理工作,并定向跟踪培养,打造一批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的青年后备干部。
二、遴选范围
本校2025届全日制毕业研究生。
三、遴选条件
1.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群众基础良好;
2.原则上应聘人员须在2025年7月31日前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
3.原则上博士生应聘人员年龄不超过32周岁,硕士生应聘人员年龄不超过28周岁;
4.热爱并愿意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党政管理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5.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与协调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具备良好的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以及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的能力与潜质;
6.具有较强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遵纪守法;
7.学业成绩优良,相关工作能力突出,身心健康;
8.符合辅导员队伍与管理干部队伍结构调整需求者优先考虑;
9.原则上可入住男生宿舍同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优先考虑;
10.服从组织安排。
四、培养方式
入选人员采取定向培养方式,根据岗位需求及入选人员情况确定职业发展方向,设计培养方案,建立培养档案。
(一)岗位培养
1.入职岗位:根据岗位需求和入选人员的实际情况,原则上将入选人员推荐到一线辅导员岗位,专职从事学生工作;也可根据学校岗位亟需情况,将个别人员安排在其他管理岗位。
2.挂职锻炼:原则上入职三年后,根据学校统筹安排,优先选派至校内外党政管理部门或嘉定校区、沪西校区、沪北校区等重点岗位、亟需攻坚克难的岗位进行锻炼。
3.多岗位轮转:入选人员应根据学校统筹安排,至少在两个岗位上进行轮岗锻炼,积累思政、党务、行政等多方面的管理能力。
(二)职业能力培养
1.入职培训:入选人员在正式入职后,必须参加学校“青年辅导员成长领航班”,按计划完成为期一年的培训任务。安排职业领航导师,重点培养入选人员的全局视野、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
2.业务能力提升:根据培养单位的岗位素质能力要求及培养目标,参加各级各类业务知识与职业能力培训。
3.实践能力锻炼: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入住学生社区担任住楼辅导员,承担社区思政及社区内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住楼期间,免除全额住宿费。
五、管理与考核
(一)人员与岗位管理
入选人员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后,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每个聘期三年,事业编制,思政岗。
(二)津贴待遇
入选人员薪酬等有关待遇按学校相关政策执行。
(三)考核要求
思想政治及师德师风考核:按照《同济大学教职工师德师风考核实施办法》(同委发〔2020〕18号),每年教职工年度考核、各类评奖评优考核中,专设思想政治及师德师风考核,由入选人员所在党委负责具体执行。
工作考核:入选人员的工作考核纳入辅导员队伍考评体系,由组织部、人事处、学(研)工部、各学院于每年年底组织开展。工作考核优秀者在各类评奖评优中优先考虑,并优先推荐参加思政工作研修及实践项目。
思想政治及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制,直接取消其资格。工作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警告;一学期后再次进行考核,如仍不合格,则取消其资格。
(五)退出机制
入选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立即取消培养资格:
1.思想政治及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
2.培养期内违反法律法规或受到学校处分;
3.累计两次工作考核不合格;
4.无法按期获得相应学历学位者;
5.滥用职权、渎职或其他存在违背辅导员行为准则、做出与辅导员身份不相符的行为;
6.因身体等原因无法正常履行工作职责;
7.其他不符合岗位培养要求由管理部门讨论决定应终止其培养资格的情形。
六、发展通道
学校将突破现有干部选拔机制,为入选人员设置特殊发展通道,工作表现优秀者可选拔为学校管理干部的后备队伍,进行重点培养、跟踪管理。
(一)职称晋升
切实落实辅导员职级职称“双线晋升”,鼓励博士学历辅导员申报思政系列高级职称,成长为思想政治工作专家型人才。
(二)校外任职
工作实绩突出者,学校择优向校内外党政管理部门推荐任职。
(三)转岗流动
经考察优秀者,可平级调任至不同岗位进行轮岗锻炼,积累多方面的管理能力;也可经组织考察选拔成为校院管理干部。
七、申报程序及时间安排
1.系统申报
凡符合条件的应聘者可登陆“同济大学人才招聘网”(网址:zp.tongji.edu.cn),通过“校外人员”通道注册登录,填报个人信息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同时签署承诺书(见附件),按照要求上传至招聘系统。
招聘岗位:“青年英才计划”培育对象
截止日期:报名自通知发布之日起,截至2024年10月22日17:00
2.学院考察初审
各学院对申报人员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并对申报人员进行资格初审,择优推荐。各单位请结合各自实际,自行确定推荐名额。
3.学校考核
根据学院考察初审结果,学校对推荐人选进行综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提出候选人名单。
4.档案审核与公示
学校对候选人员档案进行审核,对候选人名单公示7个工作日,档案审核通过且公示无异议后,进入资格审定环节。
5.资格审定
根据学校相关人事政策对候选人员进行资格审定,通过后办理相关入职手续。
联系人:吴老师、宋老师
联系方式:021-65982756、021-65984998

同济大学党委组织部
同济大学人事处
同济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
2024年10月8日

联系方式

吴老师、宋老师
021-65984998